該團隊以趙書(shu) 紅教授(傑青)為(wei) 學術帶頭人,蔣思文、劉榜、餘(yu) 梅、左波、王恒、任竹青、雷明剛、李鳳娥、李長春、徐德全、李新雲(yun) 、鄭嶸、朱猛進、曹建華、徐學文、李小平、劉小磊、柴進、馬雲(yun) 龍、周翔等20人組成。主要以豬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chuan) 基礎、豬功能基因組、豬分子與(yu) 細胞工程育種技術、豬種質資源利用、創新及新品種(係)培育為(wei) 研究方向。2006年入選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ti) ,2009年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
該團隊解析了豬重要經濟性狀的分子遺傳(chuan) 機理,分離了豬肌肉生長、抗病、繁殖等性狀的功能基因、重要調控因子及分子育種標記; 開展了分子細胞育種、基因聚合育種,持續選育了湖北白豬抗應激新品係、中國瘦肉豬新品係DⅣ1和DⅣ2係等品係,對通城豬、清平豬、恩施黑豬等地方豬進行保種利用,培育了“鄂通兩(liang) 頭烏(wu) ”、“新清平豬”、“恩施1號精品豬”等新品種或配套係。相關(guan) 研究結果發表在 《》、《Journal of Immunology》、《Cell Death & Disease》、《Animal Genetic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等雜誌上,獲國家授權發明專(zhuan) 利50餘(yu) 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10餘(yu) 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