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從(cong) 20歲時學習(xi) “養(yang) 豬”專(zhuan) 業(ye) ,到之後或無奈或喜悅的就業(ye) 和創業(ye) 過程,劉金鬆始終認為(wei) 年輕人就應該“下得去”,這樣才能“上的來”,更應該能有深入一線的積極態度、從(cong) 基層做起的堅定決(jue) 心。
七月,浙江長興(xing) 縣,大街上的柏油路在太陽的炙烤下變的軟軟的。中午十二點,劉金鬆結束了一上午的年中總結會(hui) 議,走出辦公樓,沿著新建的廠房,急匆匆地趕往員工食堂,遇到剛用完餐的職工,還會(hui) 親(qin) 切地打聲招呼。
“我現在每天都過得特別的充實,白天工作,晚上除了應酬之外,睡前還會(hui) 看看材料,處理一些公司瑣碎的事宜。上學時,是為(wei) 自己學,而現在,更多的出於(yu) 對社會(hui) 、家庭還有員工的責任。”劉金鬆吞了幾口飯,又趕回會(hui) 議室開始下午的會(hui) 議,“這周末又沒辦法回杭州了,周六周日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我有一個(ge) ‘江湖夢’”
1990年,成績優(you) 異的劉金鬆被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動物營養(yang) 專(zhuan) 業(ye) 錄取。對於(yu) 安徽安慶一個(ge) 偏遠農(nong) 村的農(nong) 民們(men) 來說,每年能培養(yang) 一個(ge) 大學生本就不容易,得知劉金鬆要去農(nong) 業(ye) 大學還是學習(xi) 動物營養(yang) 的知識時,他們(men) 很不理解。“養(yang) 豬還要學嗎?不如跟我學好了。”甚至有村民這樣戲謔。當時的劉金鬆,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渴求之焰,對於(yu) 他人的不解或嘲笑,他選擇一笑而過。
事實上,在大學裏要學習(xi) 的東(dong) 西比養(yang) 豬要複雜艱澀得多,也有用得多。劉金鬆瘋狂地汲取知識,因為(wei) 他知道,隻有學到手的知識才是真正能改變命運的利器。事實也證明,他用所學到的知識成就了如今常人難及的事業(ye) 。
大學裏,擔任班長的他經常和同學們(men) 談人生、談理想。“班裏大多數同學都出身農(nong) 村,大家發愁的,無非是什麽(me) 時候能在城裏買(mai) 得起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劉金鬆亦是如此,在進入社會(hui) 之前,他隻幻想著在某個(ge) 糧食局做一名小小的科員,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按部就班地生活,直到退休,頤養(yang) 天年。
1994年,大學畢業(ye) 的時候,他的老師彭健問他:“金鬆,畢業(ye) 了,有什麽(me) 理想?”他說:“我不希望以後的日子裏,去買(mai) 個(ge) 青菜還得討價(jia) 還價(jia) 。”就這樣,他和一群畢業(ye) 的同學,背著行囊,乘著鐵皮無座火車來到浙江杭州。一入杭州,同學們(men) 便都東(dong) 西去也,留他隻身處在原地,“天地之大,哪裏才是我的立身之所?”
初到民生藥業(ye) 添加劑分廠,雖然自己是大學生,工資發放是按照幹部的體(ti) 製,但一個(ge) 月隻能拿到160元,而當時的農(nong) 民工工資已經達到一個(ge) 月600百元。周末偶爾給自己加個(ge) 餐,排骨麵已經是最奢侈的食物了。工作六月,苦於(yu) 沒錢,他借了兩(liang) 千元,回家過年。
作為(wei) 家中長子,兩(liang) 個(ge) 弟弟的教育費用也需要他來承擔,而這樣的工資是沒有辦法滿足家裏的需要的,劉勁鬆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自己出去闖蕩為(wei) 好,“這也可能是因為(wei) 我一直有一個(ge) ‘江湖夢’吧!”
“江湖”闖蕩有執念
在創業(ye) 的“江湖”闖蕩,一顆強大的內(nei) 心是標配。劉金鬆並不喜歡人雲(yun) 亦雲(yun) ,無論合作方實力如何強大,若理念與(yu) 他不合,他也絕不留戀,“因為(wei) 我有自己的堅持。”
1995年,劉金鬆決(jue) 定離開杭州民生藥廠,正式開始闖蕩“江湖”。在杭州奔波求職,飄蕩一年,因緣際會(hui) ,最終在杭州匯能落腳。在後來的6年裏,他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踏踏實實地工作,樂(le) 觀的性格使他“跑銷售”的工作做得得心應手,一步步官至銷售經理。
2001年,一切都如日中天,劉金鬆卻毅然決(jue) 然地離開了杭州匯能,獨自創立杭州新瑞飼料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他又與(yu) 寧波電力合作,成立杭州寧電新瑞飼料科技有限公司。他原想借助其資本的力量,使公司盡量快速發展,可事與(yu) 願違。通過跟寧電的合作,他知道了在強勢資本的管理下,中小企業(ye) 是很難有發展可能的。“這就像是一個(ge) 小孩,事事都在大人的掌控之下,那這孩子的創造力就難以發揮,而我的企業(ye) 正是那個(ge) 被控製著的小孩。客觀地說,合作者各方麵都不錯,隻是雙方觀念確實不同!”他說。艱難地度過與(yu) 寧波電力的合作期,最後他還是決(jue) 定離開,“道不同實在難與(yu) 為(wei) 謀!”
2003年,劉金鬆向友人租用廠房,正式成立杭州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時值吉它黴素產(chan) 品因包被問題炒得火熱,海納川與(yu) 廣州天科因為(wei) 誰是正宗的廠家炒得火熱。但以他在民生藥廠的製藥經驗來看,兩(liang) 者都不夠正宗。於(yu) 是,他決(jue) 定介入吉它黴素,因GMP與(yu) 獸(shou) 藥許可原因,與(yu) 安吉豐(feng) 牧合作,並改名為(wei) 杭州惠嘉豐(feng) 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這一次合作,他依舊發現存在問題,究原因,他發現太多人受到過去的經驗的支配,而“邁不開雙腿”。於(yu) 是他決(jue) 定自行申請GMP,曆時半年,遂成。
他開始首次大規模進行吉它黴素顆粒製劑的生產(chan) 。“歸根到底,無論什麽(me) 產(chan) 品,都是要起到作用的。而起作用的關(guan) 鍵,不僅(jin) 僅(jin) 是含量,許多時候,更重要的是質量。而決(jue) 定質量的,有時候更多的是製劑工藝。”
自吉它黴素的介入,可能是改變了藥物添加劑的供應局麵,惠嘉從(cong) 最後一個(ge) 介入吉它黴素的企業(ye) ,做成了當前國內(nei) 至少前兩(liang) 名的企業(ye) ,這其中的成功與(yu) 痛苦大約也隻有劉金鬆本人知道。
2008年,惠嘉已經做到7000萬(wan) 元的銷售額,而生產(chan) 力成了當時最大的瓶頸。於(yu) 是,劉金鬆決(jue) 定來到安吉建設屬於(yu) 自己的第一個(ge) 工廠。20畝(mu) 地,分兩(liang) 期建成。他認為(wei) ,從(cong) 之前的800平方米到當下5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無論如何都夠了。
事實證明,他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2013年,公司收購20000平米廠房和40畝(mu) 土地,建立了浙江萬(wan) 方;2014年,公司又全資收購了60畝(mu) 地及20000平米的廠房;2016年,惠嘉成立第五個(ge) 公司--浙江惠寶,一家專(zhuan) 業(ye) 的植物提取公司;目前,惠嘉的第六個(ge) 項目正在籌備中……2010年到2013年,公司在益生菌產(chan) 業(ye) 和添加劑製劑產(chan) 業(ye) 方麵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業(ye) 務量從(cong) 7000萬(wan) 提升到接近3億(yi) 銷售額的水平。2016年4月18日,惠嘉正式落戶新三板,這對於(yu) 持續穩步走著擴張之路的惠嘉而言,無疑是件大喜事。多樣化的產(chan) 品種類,專(zhuan) 業(ye) 化的生產(chan) 基地,以及持續推進的新項目,當前的惠嘉,已然初具集團雛形。
這一串串數據,並沒有讓劉金鬆得意的忘乎所以。“公司越大,意味著我肩上的責任越大了。”
“江湖人”的“仁”與(yu) “義(yi) ”
2016年3月18日,科技部對2015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對象進行公示。在科技創新創業(ye) 人才一欄裏,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鬆的名字也在其中。隨著消息的公布,友人的道賀幾乎塞滿了劉金鬆的一切通訊工具。麵對這些友人的“轟炸”,劉金鬆說的最多的,卻是感謝,“一路走來,我受到太多友人的相助了”。
在杭州民生藥廠,他的上司是技術科科長汪中一。當時,他們(men) 是國內(nei) 最早研究包被維生素C這一項目的隊伍。跟著汪中一,他們(men) 一起跑設備廠做試驗,跑飼料廠做飼料,跑養(yang) 蝦場做實驗。那段時間,盡管辛苦,這位“有個(ge) 性的兄長”給予了他很多幫助。當時,他根本不知道,這些經曆會(hui) 影響他接下來的生活。
“2001年,我‘光屁股’撤出,在資金方麵可以說是‘一籌莫展’。在廣東(dong) 的華農(nong) 師兄聽說之後,馬上送來了我啟動新事業(ye) 的資本。”創業(ye) 初期,母校的師兄們(men) 都積極與(yu) 他合作,有合適的項目都會(hui) 優(you) 先考慮他,“正是這些合作資源和人脈的積累,為(wei) 我事業(ye) 一步步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資金與(yu) 經驗基礎。而科研上的許多困難,母校的老師們(men) 也為(wei) 我提供了解決(jue) 之道。這就是華農(nong) 的‘傳(chuan) 承’吧!”
劉金鬆的妻子是他的大學同班同學,如今在浙江農(nong) 林大學擔任教師。“她現在的工作剛好能和惠嘉的產(chan) 品相關(guan) ,因此公司的科研工作她承擔了主要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妻子不僅(jin) 是寶貴的“校友”財富的一部分,更是有共同目標的“人生摯友”。在他的妻子看來,劉金鬆一直是“潛力股”,他之所以能得到的幫助,並不是因為(wei) 他有多幸運,而是與(yu) 他不貪心、不自負的性格有關(guan) ,了解他的人堅信,成功於(yu) 他而言,隻是時間問題。
“十三五規劃中重點提到了‘食品安全’的問題。民以食為(wei) 天,吃上一口放心肉已經成為(wei) 民生問題中的重中之重!”劉金鬆說,“公司堅持以‘科學的製劑工藝’和‘全新的生物技術’關(guan) 注動物健康,從(cong) 源頭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們(men) 要做的是擁有更多的產(chan) 品研發,提供更多的價(jia) 值服務,為(wei) 更多人創造發展平台。”
從(cong) 20歲時學習(xi) “養(yang) 豬”專(zhuan) 業(ye) ,到之後或無奈或喜悅的就業(ye) 和創業(ye) 過程,劉金鬆始終認為(wei) 年輕人就應該“下得去”,這樣才能“上得來”,更應該能有深入一線的積極態度、從(cong) 基層做起的堅定決(jue) 心。“農(nong) 學,養(yang) 豬,這是一個(ge) ‘朝陽行業(ye) ’,感謝華農(nong) 能有這樣一個(ge) 專(zhuan) 業(ye) ,不然我不會(hui) 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他說。
(本文作者係學通社記者姚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