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竹青:傳承黨員精神譜係 投身生態智慧養殖-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

最美老師

當前位置: 首 頁  >  每周人物  >  最美老師

任竹青:傳承黨員精神譜係 投身生態智慧養殖

發布時間:2021-07-29  作者:  瀏覽次數:

(通訊員 李秋緣 汪楚琪)任竹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副院長,兼任生態智慧養(yang) 殖學係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wei) 動物分子遺傳(chuan) 和畜牧環境工程,科研成果頗豐(feng) :在國內(nei) 外多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yu) 篇,獲授權發明專(zhuan) 利12項,並先後主持或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

我們(men) 在辦公室中第一次見到他時,甚至無法把麵前這個(ge) 平易近人的老師與(yu) 想象中那個(ge) 諸多光環加身的教授聯係起來,“溫和儒雅”是他給我們(men) 留下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十餘(yu) 年的工作經曆練就了他身上溫柔敦厚的氣質,在長達一個(ge) 半小時的采訪過程中,麵對我們(men) 的問題,他始終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力求解答得清晰透徹,也很樂(le) 意與(yu) 我們(men) 交流。隨著采訪深入,一個(ge) 心係教育事業(ye) 、熱愛科研工作、重視學生發展的學者形象逐漸立體(ti) 起來。

 

作為(wei) 黨(dang) 員:身體(ti) 力行,服務師生

2005年5月,在一年考察期後,任竹青順利從(cong) 預備黨(dang) 員轉正。談及入黨(dang) 動機,他說,機緣巧合有之,更重要的是自身向往有之,最重要的還是受到1998年武漢抗洪精神的鼓舞。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那正是他到武漢讀書(shu) 的第一年。防洪前線告急,身邊許多共產(chan) 黨(dang) 員主動申請參與(yu) 抗洪搶險,他們(men) “萬(wan) 眾(zhong) 一心、眾(zhong) 誌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拚搏,堅韌不拔、敢於(yu) 勝利”的抗洪精神給了任竹青很大觸動。抗洪搶險在他心中播下一顆種子,讓他明白,共產(chan) 黨(dang) 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有不怕困難的勇氣、敢為(wei) 人先、敢於(yu) 勝利的覺悟和切實行動。

這粒種子自任竹青求學時種下,曆經二十餘(yu) 年的時光催發,逐漸生長為(wei) 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說,抗洪精神中的“不怕困難、頑強拚搏、堅韌不拔、敢於(yu) 勝利”已然成為(wei) 影響他科研、教學和生活的強大精神動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縱然遭遇諸多困難,他也申請第一時間回到學校。回校後,為(wei) 了不影響教學進度,他與(yu) 同事們(men) 一起開展線上教學模式探索,有效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談及抗擊新冠肺炎,任竹青接著說,學校與(yu) 學院對抗疫工作做出了巨大努力。我校組織了“黨(dang) 員力量下沉社區”活動,動員黨(dang) 員對所在社區的人民群眾(zhong) 進行點對點誌願服務,自覺當好戰鬥員、宣傳(chuan) 員、信息員、示範員,送食品、醫藥、應急物資,助力社區居民渡過難關(guan) ;我院發揮學科優(you) 勢,捐贈了大量消毒液、醫用手套等應急物資,為(wei) 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

任竹青表示:“這一路上,我們(men) 充分發揮共產(chan) 黨(dang) 人‘衝(chong) 鋒在前、擔當在前、奉獻在前’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也受到了來自社會(hui) 各界的幫助和關(guan) 心,最終才能夠順利渡過難關(guan) 。”

 

作為(wei) 學者:飽含熱情,打破砂鍋問到底

作為(wei) 武漢市綠色畜牧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和湖北省科技特派員,任竹青一直以來積極致力於(yu) 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他主要從(cong) 事的豬分子遺傳(chuan) 與(yu) 畜牧環境工程方麵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積極響應了國家出台的《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方案》,其團隊解析肉質形成機理,為(wei) 高品質豬育種提供理論依據和素材支撐。

1998年9月,任竹青進入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畜牧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在本科學習(xi) 過程中,他逐漸發掘出自身的兩(liang) 個(ge) 特點:一是對科研有極大興(xing) 趣和飽滿熱情,二是樂(le) 於(yu) 琢磨,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兩(liang) 個(ge) 特質促使他選擇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探索,繼續攻讀碩博士學位。

談及科研道路上的苦與(yu) 樂(le) 、悲與(yu) 歡,任竹青說:“其實我並不覺得科研是枯燥的,隻要你對它報有飽滿熱情,就能在每次小進步中獲得長足的滿足感、獲得感,這種成就感足以支撐科研工作者走過每段獨自修行的長路。”不可否認的是,有時挫折感是無可避免的。博士期間,他的研究課題遭遇了較大瓶頸,為(wei) 了爭(zheng) 取更多實驗時間和機會(hui) ,錯開實驗高峰期,他晝伏夜出,每日淩晨在實驗室獨自耕耘。正是憑借高度自律與(yu) 勤勉不懈,他得以在科研道路上披荊斬棘,收獲累累碩果。在采訪中,當我們(men) 問到他對這段時光的感想時,他笑著答道:“這段經曆對我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它讓我明白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無論陷入何種困境,隻要你有意解決(jue) 、著手解決(jue) ,就定會(hui) 有撥雲(yun) 見月的那一天。”

 

作為(wei) 教師:立德樹人,強農(nong) 興(xing) 牧

受到任教於(yu) 中學的叔父影響,任竹青最終也選擇走上教書(shu) 育人之路。他長期教授動物科學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基礎和核心課程,包括《動物行為(wei) 學》《豬生產(chan) 學》等。他主持立項建設的精品在線課程《動物行為(wei) 學》,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另外,他所參與(yu) 建設的線上課程《畜牧學概論》、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核心技能綜合訓練虛擬仿真項目》《豬遺傳(chuan) 育種關(guan) 鍵技能虛擬仿真綜合訓練》均獲評國家“一流課程”,其中《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核心技能綜合訓練虛擬仿真項目》被全國70多所設有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的高校所使用。對於(yu) 本科生教育,他牢記作為(wei) 教師“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的使命,孜孜不倦地為(wei) 同學們(men) 輸送養(yang) 分,希望他們(men) 少走彎路,同時產(chan) 生濃厚的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和專(zhuan) 業(ye) 自信。

作為(wei) 學院副院長,他還承擔了繁忙的行政職務。不過作為(wei) 導師,他從(cong) 未放鬆過對自己、對學生的嚴(yan) 格要求。”即使事務繁忙,他也會(hui) 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畢,絕不拖延。他自己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他鼓勵研究生同學多讀、精讀文獻,勤於(yu) 、善於(yu) 思考,深入理解本領域前沿知識,為(wei) 自己的課題奠定堅實理論與(yu) 實踐基礎。他強調,要成為(wei) 一個(ge) 高素質科研人,僅(jin) 僅(jin) 擁有勤勉的態度是不夠的,創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科學素養(yang) 。要想做出真正的科研成就,就要勇闖無人區。對於(yu) 碩博士研究生來說,具體(ti) 可行的辦法是在精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靈感,提出獨特的創想並將之付諸實踐。

任竹青表示,並不希望同學們(men) 的生活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科研一隅。他說,除了科研能力之外,要成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大寫(xie) 的科研工作者,溝通交流能力、總結匯報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避免將自己定位為(wei) ‘科研打工人’是非常重要的”,他說,“碩博士研究生應當將研究生階段當作自我提升的絕佳過程,不應把學習(xi) 當成完成任務,期間的收獲也不僅(jin) 僅(jin) 是完成一項課題、提交一篇論文而已”。

在聊到行業(ye) 前景及學生職業(ye) 規劃時,任竹青觀點鮮明。現如今,中國畜牧行業(ye) 正處於(yu) 急劇轉型優(you) 化升級期,行業(ye) 前景十分光明。未來,畜牧業(ye) 在國民經濟生產(chan) 總值中的占比會(hui) 持續上升,會(hui) 繼續向生態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全麵發展。然而,行業(ye) 發展現狀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老齡化現象突出,人才缺口巨大,更是缺乏具有專(zhuan) 業(ye) 知識、先進技術的企業(ye) 和行業(ye) 領航人。在這種情況下,留在本行業(ye) 深耕,對同學們(men) 來說無疑是明智之舉(ju) 。

在采訪的最後,任竹青為(wei) 同學們(men) 寄語:“科研道路上從(cong) 不缺乏美麗(li) 風景,動科動醫人始終秉承創新-創造-創業(ye) 的‘三創’理念,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共同揭秘畜牧獸(shou) 醫科研的‘潘多拉’魔盒,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奮力拚搏!”

(審核人:汪楚琪)

 

版權所有:Copyright © 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 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號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第四綜合樓

郵箱:myoffice@mail.hzau.jianbinguozi.com

電話:027-87282091

郵政編碼:430070

微信公眾(zhong) 號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