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吳佳莉)王淑婧,動科動醫學院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2018級3班學生,曾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獲湖北省大學生物實驗技能大賽三等獎,湖北省暑期社會(hui) 實踐優(you) 秀團隊等榮譽。現已推免至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直博,確定新冠病毒的研究方向。
在此次五四評選中,王淑婧榮獲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十佳大學生稱號。她表示:“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來說,這個(ge) 獎項隻是對我大學階段的一個(ge) 肯定和認可。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我任將砥礪前行,將‘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校訓精神貫穿於(yu) 學習(xi) 生活中,努力奮鬥,積極進取,成為(wei) 自己人生路上的最佳追夢人!”
寶劍鋒從(cong) 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沒有哪一種成功不需要汗水。”從(cong) 晨光熹微的教學樓到夜幕深沉的圖書(shu) 館,從(cong) 清晨空無一人的教室到夜晚燈火通明的實驗室,王淑婧用實際行動印證著這句話。在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shu) 、優(you) 異的專(zhuan) 業(ye) 成績背後,是夙興(xing) 夜寐、從(cong) 不懈怠的求學日常,是嚴(yan) 謹認真、密密麻麻的學習(xi) 筆記,是求知若渴、勇於(yu) 嚐試的探索精神。
為(wei) 平衡專(zhuan) 業(ye) 課、輔修專(zhuan) 業(ye) 和科研項目之間的關(guan) 係,王淑婧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把握學習(xi) 節奏,提高學習(xi) 工作效率,發揮時間的最大價(jia) 值。她笑稱自己保持學業(ye) 良性循環的“獨門秘訣”是嚴(yan) 格執行每天的規劃並適當地獎勵自己。王淑婧以勤奮與(yu) 汗水澆灌,收獲了屬於(yu) 自己的滿樹繁花。3次國家獎學金、3次校級三好學生、3次優(you) 秀團員、5次學習(xi) 成績優(you) 秀獎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shu) ,共計30餘(yu) 項。主修專(zhuan) 業(ye) 課程71門,60門滿績,平均績點3.96,位列年級第一,輔修平均成績84.78,一項科研項目結題,一篇SCI論文在投。她表示在踏踏實實求學、勤勤懇懇求索的過程中,自己收獲了最珍貴的東(dong) 西——堅韌、刻苦的品格。
撥開雲(yun) 霧見青天,守得雲(yun) 開見月明
王淑婧和每位普通的大學生一樣,在進入大學後經曆過迷茫期。在這個(ge) 階段,她最常做的是與(yu) 老師、學長、學姐聊天,了解專(zhuan) 業(ye) 的去向和未來的無限可能。“當時,我做過很多放棄的打算,了解到專(zhuan) 業(ye) 未來大致方向後,我原本因為(wei) 迷茫而焦躁的內(nei) 心有了一絲(si) 平靜。”
勤奮與(yu) 行動是打破迷茫困境的最佳利器。王淑婧堅信“九層之台,起於(yu) 累土;千裏之行,始於(yu) 足下”,麵對迷茫與(yu) 困惑,她結合專(zhuan) 業(ye) 方向與(yu) 學校平台資源,不斷的嚐試與(yu) 探索去尋找自己的興(xing) 趣與(yu) 發展方向,並為(wei) 之做好日常規劃,充實自己的大學時光,她說:“大多數人是對未知感到迷茫而恐懼,並非因困難而感到害怕。與(yu) 其迷茫不如奮勇直前。”

麵對科研和學業(ye) 的雙重壓力,王淑婧也有自己的一套調節心情的方法。她將壓力評估為(wei) 可自我調節壓力和不可自我調節壓力。對於(yu) 可自我調節壓力,王淑婧會(hui) 做些讓自己感到輕鬆愉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和壓力。比如通過寫(xie) 文抒發自己的不滿情緒,通過睡覺讓大腦得到休息,通過看動漫轉移注意力;對於(yu) 不可自我調節壓力,王淑婧會(hui) 與(yu) 他人聊天,讓他人開導自己。“但如果想盡快解決(jue) 壓力,我們(men) 就需要趕緊處理掉給我們(men) 帶來壓力的事情,隻有這樣,再大的壓力也會(hui) 迎刃而解。”
長風破浪會(hui) 有時,直掛雲(yun) 帆濟滄海
在科研這條道路上,支持王淑婧走下去的是一種求真務實的信仰、一種對自然探索的熱情和一種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太多故事講述著告別,太多逆行的背影詮釋著感動。“中國青年在疫情嚴(yan) 峻局勢下能做什麽(me) ?”是她一直思考的問題。她以推免綜合成績第一強勢獲得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等六所高校的錄取資格,麵對國內(nei) 多所高校拋出的橄欖枝,或許是學院以金梅林老師為(wei) 代表的抗疫事跡,讓她看到了身邊的英雄,她決(jue) 心投身基礎醫學研究,並最終成功推免至北京協和醫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直博,以新冠病毒為(wei) 研究方向。
她說:“或許我們(men) 的力量很微小,或許未來的科研之路荊棘叢(cong) 生,但隻要我們(men) 在做,不斷去探索相關(guan) 研究。終有一天,我們(men) 能戰勝新冠病毒,而我也願為(wei) 這項事業(ye) 貢獻綿薄之力。”
審核人:汪昱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