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動科動醫學院通訊員王瀟葳 夏天睿)波蘭(lan) 詩人米沃什說過這樣一句話:“不願成為(wei) 上帝或是英雄,願意做一棵樹,為(wei) 歲月而生長,不傷(shang) 害任何人”。用這句話來形容瑞雪再合適不過了。自幼喜愛讀書(shu) 的她,來到大學以後便如同樹苗植入沃土,安靜地成長著,她用一種驚人的速度和恒心,品嚐回味著每一份由文學帶來的盛宴。“方糖者,生於(yu) 豫州,長於(yu) 茶都,學於(yu) 江城,夢往聖城,喜出遊,愛獨處,樂(le) 交友。” 不過她更願意這樣描述自己。
開卷有益,蕩滌浮躁
大多數課餘(yu) 時間,她總是安靜地紮在圖書(shu) 館裏,如饑似渴地閱讀文史哲,凡是自己感興(xing) 趣的,捧起便讀,去年寒假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就讀了21本書(shu) 。她還有一個(ge) 看完書(shu) 做摘記的習(xi) 慣,僅(jin) 大一一個(ge) 學期,便用掉了兩(liang) 盒筆芯,“比整個(ge) 高三還要多”她開玩笑道。
有人曾說閱讀可以把生命中無聊的時光變成一種享受,那麽(me) 對於(yu) 唐瑞雪而言,現在的她每天都在享受。大三學業(ye) 任務相對繁重了些,但她每天還是會(hui) 抽出至少一個(ge) 小時來閱讀,“最近在看的是《中國文學史》,有時候會(hui) 收不住,看到覺得有意思的就停不下來了”
“我最愛的書(shu) 是老子的《道德經》,裏麵這樣講,‘以弱克強,以柔克剛’、‘上善弱水,水善利萬(wan) 物而不爭(zheng) ,處眾(zhong) 人之所惡,故幾於(yu) 道。’作為(wei) 女子,就該像水一樣做到外表柔弱,內(nei) 心堅強,我以往什麽(me) 事情都想跟人爭(zheng) 個(ge) 高低,往往到最後既得罪了人,還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讀了《道德經》後發現女子就該發揮自己柔弱親(qin) 和的天性來為(wei) 人處世,道家講陰陽,男為(wei) 陽,女為(wei) 陰,做好自己該做的角色,方合天道。”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大多數人都以為(wei) 喜愛閱讀的人大多安靜,但其實唐瑞雪安靜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愛動的心,正如她自己形容的,看似乖巧的外表下潛藏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她會(hui) 養(yang) 花弄草,會(hui) 跟陌生人聊天,會(hui) 安靜地觀看熱鬧,也會(hui) 用根素簪挽起過肩長發穿上漢服上街遊蕩,甚至會(hui) 嚐試穿襦裙、直裾,還會(hui) 一個(ge) 人背著書(shu) 包滿世界亂(luan) 逛,學員們(men) 的思考和探索卻才剛剛開始參加著一場一場思想的狂奔。這便正是應了《背包十年》裏的那句話:要麽(me) 讀書(shu) ,要麽(me) 旅行,身體(ti) 和心靈總有一個(ge) 在路上。
大二的寒假她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參加了由全球讀經教育首創者王財貴教授發起的“論語一百”活動。那段日子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花上7個(ge) 多小時去練習(xi) 八段錦、誦讀論語,一個(ge) 月下來將《論語》誦讀了128遍,“這次冬令營也是我第一次遠離父母而沒有在家過春節,第一次吃了一個(ge) 月的饅頭,第一次把一本書(shu) 讀了一百多遍,第一次……”說起這段經曆,她依舊非常興(xing) 奮,“這很多很多的第一次見證了我的成長,之前讀不順的古文現在不僅(jin) 能熟讀成誦,更對論語有了自己的心得體(ti) 會(hui) 。”這樣深刻的遊學經曆帶來的啟發與(yu) 成長讓她更加堅信青春隻有行走在路上,隻有在不斷地追求和探索中才能流光溢彩。
不久之後,她參加了由武漢高校國學聯盟發起的武漢書(shu) 院行,走訪了武漢市大大小小的書(shu) 院,對國學的發展現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於(yu) 是開始盡自己的努力在學校裏做一些國學方麵的推廣,接著她又報名了由嚶鳴讀書(shu) 會(hui) 發起的公益遊學活動,有意讓自己跳出舒適圈,盡情地追逐遠方,找尋自己的精神原鄉(xiang) ……
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她由一個(ge) 朋友帶領,和一群人一起組織成立了一個(ge) 名為(wei) “武漢蹭課”的組織,並隨後建立和完善了公眾(zhong) 宣傳(chuan) 平台,而這也是武漢地區最全麵的講座信息匯總平台,專(zhuan) 門負責給武漢各高校提供公選課表,傳(chuan) 遞自主學習(xi) 與(yu) 珍惜時間的理念,幫助大學生尋找屬於(yu) 自己的人生方式。
青春無悔,過往無愧
除了書(shu) 本,公益也能洗滌人的內(nei) 心,讓人感受到奉獻的快樂(le) 。唐瑞雪先後加入不同的團隊一道前往安徽天柱山、湖北宜昌等地參加公益活動,還跟隨學校國學社,為(wei) 三峽移民地區的小學生義(yi) 務支教,給小學生們(men) 連上了好多天的《論語》,期間利用支教的閑暇時光進行格律詩詞的創作,並寫(xie) 下了不少好詩詞,譬如這首《菩薩蠻》:
閑乘薄暮遊村徑,
陌頭村犬交相應。
高樹曉風涼,
隔牆送飯香。
村童逐競戲,
溪嫗塵襟洗。
矍鑠叟含煙,
丁年微酒酣。
“支教在我校已經成了一項傳(chuan) 統社會(hui) 實踐項目,前有徐本禹,後有趙福兵。在得知趙學長的事跡後除了深深地感動外讓我感受最強的就是自愧不如,特別是他為(wei) 了省錢幫助貧困兒(er) 童竟然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如貧困兒(er) 童般拮據。回頭想想我自己的支教經曆,當初對自己說好的要帶幾個(ge) 孩子讀書(shu) ,給他們(men) 寄書(shu) 看,監督他們(men) 寫(xie) 讀書(shu) 筆記。現在都懈怠了。”談起趙福兵,唐瑞雪不禁感慨。感動之餘(yu) ,這樣的奉獻精神也鼓舞著她在公益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回想起曾經的公益經曆,她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和班裏的同學一起去中南醫院看望癌症患兒(er) ,陪著那些孩子玩耍、聊天,借助媒體(ti) 的力量進行募捐。為(wei) 一個(ge) 患骨癌的花季少女靜靜拍短片,讓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感受到了來自社會(hui) 的善良和祝福。“還有一位患了白血病的兵哥哥,已經二十多歲了,盡管疾病纏身,卻依舊非常的陽光樂(le) 觀……”
為(wei) 了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隊伍中來,她獨自發起組建了武漢誌願者qq群,四處搜集武漢地區招募誌願者的信息並及時在群裏與(yu) 大家分享,群裏的誌願者們(men) 則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參加誌願活動。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然而其實唐瑞雪也和我們(men) 一樣,有著我們(men) 這個(ge) 年紀特有的調皮和不羈,她的空間裏有這樣一首詩,看後讓人忍俊不禁。
《歎無機實驗考》
匆忙操作不思由,誤用天平吾心憂。
此等錯誤誠堪歎,瑞雪應慚萬(wan) 古羞。
“某君其姓,甜如蜜糖。中華上下,難出其右。其名,隨處可見,堪比白菜。幾欲改之,迫於(yu) 父命,勉為(wei) 用之。”她甚至還有更令人瞠目結舌的“一生中想幹一次的壞事”的“念想”,
不過帶來最大觸動的還是她說的這句話“你想幹什麽(me) ,全世界都會(hui) 幫你。”正是因為(wei) 對生活始終如一的熱情和堅守,才有底氣說出這樣擲地有聲的話。生活是一方土地,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來汲取營養(yang) ,倘若自己定好了方向,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能夠阻止你成長。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若是擁有一雙發掘美好的眼睛和一顆透明的心靈,那麽(me) 三人行,必有我師,全世界都是善意的美好。
你若決(jue) 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她很喜歡《中庸》裏麵的一句話:人一能者,己百之,人十能者,己千之。別人學一次就會(hui) 了,雖然我不會(hui) ,但我可以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hui) 的東(dong) 西,即使我做不到,但我可以學習(xi) 一千次,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當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me) 的時候,全世界都會(hui) 為(wei) 你讓路。倘若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尋好了自己的方向,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hui) 變得堅強,那便真的也能如樹一樣,為(wei) 歲月而生長,不傷(shang) 害任何人。
這便是唐瑞雪,一個(ge) 自認為(wei) 直率不羈,固執頂針,我行我素的女孩。她喜出遊,愛獨處,樂(le) 交友:她沉浸在書(shu) 裏,為(wei) 自己找到了一條路;她行走在詩裏、書(shu) 裏、文學中。她相信上了路,自然會(hui) 遇到她自己想要的,像一顆樹一樣,安靜地為(wei) 歲月而生長,不傷(shang) 害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