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網訊(通訊員 陳嫻 湯之銘)3月10日晚,以“當生物醫學邂逅農(nong) 業(ye) 大學”為(wei) 主題的學術沙龍在我校第二綜合樓C601舉(ju) 行。我院曹罡教授就學校開展生物醫學研究的原因、優(you) 勢與(yu) 挑戰進行同參會(hui) 的師生進行了交流。
曹罡首先談到為(wei) 什麽(me) 要在農(nong) 業(ye) 大學發展生物醫學的問題。在他看來,諸如“神農(nong) 嚐百草”等生物醫學知識古而有之,我國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國,第一產(chan) 業(ye) “農(nong) 業(ye) ”比重逐步下降,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比重不斷上升。國內(nei) 外在醫學領域投入巨大,使醫學成為(wei) 生命科學發展趨勢。大學的轉型正是順應趨勢、對接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我校生命科學全國排名靠前,但是對於(yu) “人”的研究不夠,在我校發展生物醫學,有利於(yu) 強化學校特色優(you) 勢,也有利於(yu) 我校在“十三五”期間形成特色綜合性大學學科布局。
隨後,曹罡就學校開展生物醫學研究具有的優(you) 勢與(yu) 所麵臨(lin) 挑戰進行分析。我校在公共安全、藥學、神經生物學、醫學大數據、腫瘤與(yu) 免疫學等方向儲(chu) 備了大批研究力量,但是做大做強具有挑戰性,但剛成立的生物醫學中心麵臨(lin) 激烈競爭(zheng) 、資金和研究設備短缺、技術不夠成熟、平台亟待擴展等一係列問題。“我們(men) 應該統一思想,找準一些切入點。”他談到我校可尋找幾個(ge) 方向強勢突破,後發製人,如腫瘤基因組學在腫瘤醫院的合作下可有新發展。
談及自己的實驗室,曹罡用“So far so good”來形容,他對“神經-免疫-病原”相互調控的係統生物學進行了詳細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發現,三大係統相互博弈,相互進化。此外,曹罡通過病原對大腦示蹤出的不同神經回路,對大腦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猜想。
互動環節,曹罡提到,我校生物醫學需要一段時間積累,爭(zheng) 取創立一個(ge) 生物醫學的基地班,基地班將爭(zheng) 取與(yu) 各大醫院合作,為(wei) 學生帶來優(you) 質資源,此外,曹罡期望博士生“都比我做得好”。談到自己的理想時,曹罡打趣道:“我隻想安安靜靜的沉迷實驗,做一個(ge) 科研富翁。做學術時秉持著‘學海無涯,快樂(le) 行舟’的態度。”